俞枫介绍,国泰君安证券的数字化布局较早,具体来看,国泰君安持续优化三类客户业务模式:运用数字化技术加快推进财富管理数字化转型,实现获客、客户体验、生产效率等方面的提升。
另一方面,在国际政经环境、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制造业强链补链已成为大势所趋,近阶段我国制造业技改投资和高技术投资增速持续高于整体,成为稳定制造业投资的主要支撑。展望2023年房地产投资,考虑到房地产销售对房地产投资有2-3个季度左右的领先性,当前销售企稳信号初现,房地产投资的拐点或将于明年年中左右到来。
9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10.5%,虽较8月回落3.6个百分点,但依旧是全年次高增速水平,仅次于8月。9月30日,央行决定下调首套住房公积金利率0.15个百分点,5年以上利率降至3.1%,这有利于配合商贷利率下行趋势促进平均首贷利率进一步下降。展望2023年,前期发力的宏观政策效用正在投资端稳步显现,固定资产投资有望进一步修复。从单月看,9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6%,较8月上升0.1个百分点。7月政治局会议要求,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
统计显示,9月共有超1.5万亿基建项目密集开工。(资料图片仅供参考)一、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2023年投资有望高位运行1-9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21412亿元,同比增长5.9%,好于市场预期的5.7%,涨幅环比扩大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小幅回升,整体保持平稳。江西省财政收入保持增长,情况好于全国地方平均水平。
除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外,地方仍一大财力来自卖地收入,而受楼市低迷、开发商资金紧张,大多数地方卖地收入出现明显下滑。比如云南省昆明市财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10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28.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比下降9.3%,按自然口径计算同比下降24.7%。受近期稳楼市政策等影响,这一降幅较之前有所缩窄。受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疫情等影响,4月起北京财政收入由正转负,此后随着随着持续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持续恢复,收入也逐步向好,其中9月份当地财政收入首次实现增长,而10月份则延续这一增长势头。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同比下滑4.9%,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2%。与前三季度相比,当地收入降幅也在继续缩窄。
北京财政收入质量较高,今年前10个月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高达84.8%,位居全国前列。江西也在8日公布前10个月收支情况。比如江西省财政厅数据显示,1-10月份,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1438亿元,同比下降23.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256.1亿元,同比下降26.9%。贵州省财政厅数据显示,1-10月中旬,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296.55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4%,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0.7%。
不过随着留抵退税政策基本在上半年落地,四季度对财政收入影响很小。这一降幅也在持续缩窄。1-10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5022.9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2.7%,较1-9月提高0.1个百分点。(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标签: .content_biaoqian ,.content_biaoqian a ,.content_biaoqian a span{color:#fff !important;font-size:14px;}。
按自然口径下降4.8%,降幅较1-9月收窄1.9个百分点。北京作为财政大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位居全国第六。
总体来看,随着经济稳步复苏,10月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体延续恢复增长势头。比如,北京市财政局数据显示,1-10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946.0亿元,增长6.2%。
完成年度预算的83.1%,基本与时间进度保持一致。(资料图片仅供参考)北京经济发达,产业实力雄厚,相应增值税留抵退税规模较大,短期对地方财政收入冲击明显。不过财政收入质量仍有明显提升空间,江西前10个月地方税收收入占比约60%。北京市财政局称,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积极推动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接续政策落地显效,继续保持较高支出强度,有力保障卫生、教育、科技等重点领域。四季度财政收支形势备受关注,近日一些地方相继披露10月份财政收支情况。不过由于经济恢复势头仍不牢固,加之疫情散发,退税减税政策等政策性减收等,仍对地方财政造成一定增收压力。
11月8日,北京市财政部公布了前10个月财政收支情况。另外一些主要城市也相继公开财政收支情况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贷款户数同比分别增长27.24%、23.70%,新发放贷款利率年内稳步下降0.28个百分点。(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标签: 银保监局 同比增长 实体经济 .content_biaoqian ,.content_biaoqian a ,.content_biaoqian a span{color:#fff !important;font-size:14px;}。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11月8日,记者从广东银保监局获悉,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环境,广东银保监局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担当作为,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全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保持了平稳运行的良好态势。不良资产处置规模超800亿元。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广东银保监局辖内主要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1.43万亿元,前三季度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提供风险保障金额同比增长28.01%。农业保险保费同比增长超80%,提供风险保障金额2111亿元。据广东银保监局披露,在服务科技创新强省建设方面,高技术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比年初分别增长32.43%和31.24%,科技保险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达1.33万亿元。保险业总资产1.45万亿元,同比增长11.22%。
广东银保监局表示,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截至9月末,投向实体经济贷款同比增长16.2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78个百分点。制造业贷款余额2.16万亿元,同比增长29.51%,是各项贷款增速的2.36倍,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首次突破万亿元。
截至9月末,广东银保监局辖区(不含深圳,下同)银行业总资产22.55万亿元,同比增长10.66%。其中,各项贷款余额15.57万亿元,同比增长12.50%。
在持续强化风险防控方面,截至9月末,广东银保监局辖内不良贷款余额1679.49亿元,不良率1.08%,保持在较低水平。在资产中占比69.05%,同比提高1.13个百分点。
原保险保费收入3510.61亿元,同比增长5.18%。基础设施类贷款余额2.28万亿元,同比增长13.42%。银行保险机构流动性总体保持平稳,法人银行流动性比例较年初增加2.41个百分点据广东银保监局披露,在服务科技创新强省建设方面,高技术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比年初分别增长32.43%和31.24%,科技保险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达1.33万亿元。
基础设施类贷款余额2.28万亿元,同比增长13.42%。农业保险保费同比增长超80%,提供风险保障金额2111亿元。
保险业总资产1.45万亿元,同比增长11.22%。(资料图片仅供参考)11月8日,记者从广东银保监局获悉,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环境,广东银保监局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担当作为,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全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保持了平稳运行的良好态势。
在资产中占比69.05%,同比提高1.13个百分点。广东银保监局表示,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截至9月末,投向实体经济贷款同比增长16.2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78个百分点。
顶: 7473踩: 96
评论专区